哀故九江知府王君应孚

高唱曾随鹤唳闻,中年壮气得支分。
抱关亭馆宾犹主,当代英雄操与君。
垂老一麾辞魏阙,清声千古落江濆。
太平湖上行吟处,疏木寒蝉向夕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哀故九江知府王君应孚》是清朝诗人王燮的作品。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解析:

  1. 作者背景
  • 王燮(1692-1762),字叔远,又字心吾,号湘灵,晚年自署湘灵老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词人。
  • 王燮在文学上成就卓越,尤长于诗与词的创作,他的诗词多表现了对时代风云变幻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1. 作品原文
    哀故九江知府王君应孚
    高唱曾随鹤唳闻,中年壮气得支分。
    抱关亭馆宾犹主,当代英雄操与君。
    垂老一麾辞魏阙,清声千古落江濆。
    太平湖上行吟处,疏木寒蝉向夕曛。

  2. 作品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九江知府王君应孚生平事迹的回忆和对其英勇气概的歌颂,展现了一个时代的英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官员的深切怀念。
  • 诗中“垂老一麾辞魏阙”一句,描绘了王君应孚年事已高,却毅然决然地辞去朝廷官职的情景,体现了他不畏权贵、忠诚报国的高尚品质。
  • “清声千古落江濆”则形容了王君应孚的名声远播,其遗风余韵将长存于世。

《哀故九江知府王君应孚》不仅是一篇充满历史气息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首情感真挚、艺术精湛的诗歌作品。它不仅展现了王燮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精神追求。这首诗作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有重要地位,值得读者深入品味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