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鞠存

此生何意有归舟,风雨江山涕泪收。
蓬径特缘求仲扫,剡溪应为戴逵留。
百年摇落甘三己,五岳踟蹰拟《四愁》。
人世几回堪聚散,肯教离别易沧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依韵和鞠存》是一首明代诗人方孝标创作的诗歌,这首诗歌以“依韵和鞠存”为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具体介绍如下:

  1. 作品背景
  • 《依韵和鞠存》是一首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由江南桐城人方孝标所作。方孝标,又名方玄成,其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思考。
  • 该诗作创作时间不详,但据现有资料显示,方孝标在明朝末年就已经活跃于文坛。
  1. 作品内容
  • 诗意解读:“此生何意有归舟,风雨江山涕泪收。”这句表达了人生无常,无论身处何地,总有归途的感慨。
  • “蓬径特缘求仲扫,剡溪应为戴逵留。”描绘了一幅追求与坚守的画面。前者指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后者则是比喻坚持理想和信念。
  • “百年摇落甘三己,五岳踟蹰拟《四愁》。”通过时间的流转和空间的阻隔,表现了诗人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无奈与感慨。
  • “人世几回堪聚散,肯教离别易沧洲。”反映了诗人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珍视以及对于离别之痛的理解。
  1. 作品特色
  • 《依韵和鞠存》作为一首依韵诗,不仅在用韵方面严格遵循古诗词的规范,而且在结构上做到了与原诗相同的押韵方式,展现了诗人对古典诗歌形式的尊重和继承。
  • 诗中融合了个人情感、自然景观和哲学思考,使得诗歌内容丰富而深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依韵和鞠存》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明代文化与思想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作品的深入理解,可以更全面地认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