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孔瑶山寒香小影

昔闻人说爱梅花,今见梅花爱高士。
谁是梅花谁是君,君与梅花一而已。
空山雪霁晓云清,读书堂上人初起。
此际幽情何处寻,一片寒香小影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孔瑶山寒香小影》是清代诗人王诰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对这首诗的内容、艺术特色及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1. 诗词原文
  • 昔闻人说爱梅花:王诰在诗的开头,提到“昔闻人说爱梅花”,这可能是指古人对梅花的喜爱与赞美。
  • 今见梅花爱高士:接着,诗人表达了一种转变,“今见梅花爱高士”,暗示了他对梅花的高洁品质有了更深的理解与认同。
  • 谁是梅花谁是君:此句进一步提问,“谁是梅花谁是君”,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与人格合一的思考。王诰在这里似乎在探讨,梅花的特质与君子的品质之间的关系。
  • 君与梅花一而已:最后一句,“君与梅花一而已”,可能是在强调两者的和谐统一,或是在赞赏梅花的高洁品格与君子的德行相辅相成。
  1. 诗词鉴赏
  • 意象的运用:《题孔瑶山寒香小影》通过“空山雪霁晓云清,读书堂上人初起”等意象,构建了一种宁静而清新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幽静和高远。
  • 情感的抒发:诗歌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自己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 哲学的思考:王诰在此诗中提出了关于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展现了他的哲学思考。
  1. 创作背景
  • 时间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朝,具体年份不详。
  • 地点背景:由于题目中有“孔瑶山”的提及,可以推测这首诗是在孔瑶山或其他与梅花相关的自然环境中完成的。
  • 个人经历:王诰在创作这首诗时,可能有一段特殊的经历,使他对梅花产生了深刻的感悟,这也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可以看出《题孔瑶山寒香小影》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价值。它不仅是王诰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的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念的一种展现。对于喜爱中国古典文学的读者而言,这首诗是了解王诰及其时代背景的一扇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