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百塔寺

谷口逶迤百塔深,望中烟树费招寻。
荒冈骨闭千年迹,断碣文留一代心。
僧老那知思往事,客来犹自续高吟。
凭栏舒啸情何极,滈水苍茫隔暮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百塔寺》是清代诗人王宏度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百塔寺的深切情感。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谷口逶迤百塔深,望中烟树费招寻。
    荒冈骨闭千年迹,断碣文留一代心。
    僧老那知思往事,客来犹自续高吟。
    凭栏舒啸情何极,滈水苍茫隔暮阴。

  2. 诗歌鉴赏

  • 自然景观描绘:诗中的“谷口逶迤百塔深”描述了百塔寺的地理位置和深邃的历史背景;“望中烟树费招寻”描绘了游客在欣赏寺庙时所面临的迷茫感;“荒冈骨闭千年迹,断碣文留一代心”则通过荒凉与历史的对比,反映了百塔寺作为佛教圣地的沧桑感。
  • 人文情怀表达:诗中的“僧老那知思往事,客来犹自续高吟”表达了对古寺僧人的同情以及对过往历史的回忆;“凭栏舒啸情何极,滈水苍茫隔暮阴”则通过诗人自身的感受,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感慨。
  1. 诗歌背景
  • 历史变迁:这首诗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百塔寺的深厚情感和文化传承。
  • 地理环境:诗中提到的“终南山”和周边的自然景观为百塔寺增添了一份神秘和庄严的氛围。
  1. 艺术手法
  • 意象运用:诗中使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如“烟树”、“断碣”,这些意象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美感,还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 韵律和谐:整首诗的押韵和节奏都经过精心安排,使得诗歌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1. 文化意义
  • 宗教信仰: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到百塔寺在历史上不仅是一个宗教场所,也是文人墨客交流思想、感悟人生的地方。
  • 文化传承:百塔寺不仅是宗教的象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历史和文化遗产至今仍被世人所珍视和传颂。

《游百塔寺》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它通过对百塔寺的描述,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