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公祠

昔日东宁今豫章,德兼威惠政非常。
颖川有鸟皆成凤,召国无花不作棠。
处处弦歌膏泽厚,年年俎豆姓名香。
仁人积庆知方邵,衮绣升朝佐我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蒋公祠》是清代王兆升创作的一首古典文学作品,描绘了祠堂的风貌以及纪念蒋宗汉的深情厚意。下面对作品进行更详细的介绍:

  1. 作者简介:王兆升,江苏通州人,清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任台湾县知县,康熙三十年(1691)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其诗作多以描绘自然景色与表达个人情感为主,风格独特,深受后世好评和推崇。

  2. 作品原文:《蒋公祠 ·其一》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 作品鉴赏:这首诗通过描绘黄鹤楼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怀念之情。诗句中透露出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更是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深深感慨。

  4. 文化背景:蒋公祠是供奉清末腾越镇总兵、贵州提督蒋宗汉的祠堂。蒋宗汉一生战功赫赫,不仅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还热心桑梓建设,修书院、兴水利、办交通,为地方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王兆升的《蒋公祠》不仅仅是一首描绘祠堂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深情的纪念之作。通过这首作品,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家乡故土的无限眷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