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用前韵奉答

浮云西北郁苍苍,残角秋城泪万行。
朋党祸仍流丑相,太平功竟录申王。
眼中木槿花荣落,身后梧桐树短长。
自把千秋付杯酒,湖山无恙脍莼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啬翁再和拙词,三用前韵奉答》是近现代诗人龙榆生创作的一首词。龙榆生在这首词中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龙榆生(1902-1966),字沐勋,以字行,号龙七、箨翁、忍寒居士,斋号无著庵、小五柳堂。他精研词学,曾主编《词学季刊》、《同声月刊》,且有《唐宋词格律》、《唐宋名家词选》、《近三百年名家词选》、《词曲概论》、《中国韵文史》、《风雨龙吟室词》、《忍寒词》等著作。他的词作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同时也在词学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词的创作背景与内容解析:
《水调歌头·啬翁再和拙词,三用前韵奉答》创作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词人面对友人再次的诗词回应,深感荣幸并乐于接受,于是创作了这首词作为回应。词中不仅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认可和赞美,还融入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友情的珍视。这种通过诗词交流情感的方式,反映了文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文学创作对于他们情感交流的重要性。

从词的艺术特色来看,龙榆生的这首词采用了传统的词牌“水调歌头”,这在文学史上是一种常用的抒情方式,能够很好地表达词人的情感。该词在结构上规整,韵脚严谨,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词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形象和细腻的感情描写,如“浮云西北郁苍苍”,“残角秋城泪万行”等句子,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象,更深刻地表达了词人的情感和心境。

《水调歌头·啬翁再和拙词,三用前韵奉答》是龙榆生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创作的优秀诗作之一。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诗词艺术的独特魅力及其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