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合金针故事遥,离人自写可怜宵。
沉沉旧院收鱼钥,隐隐星河梦鹊桥。
天上双星窥分野,人间万感溢思潮。
柳州屡乞仍难巧,聊报瑶章作解嘲。
寄和崔兰西七夕感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和崔兰西七夕感怀》是清代诗人丘逢甲的作品。这首诗作不仅展示了丘逢甲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他个人的情感世界和时代背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丘逢甲(1864~1912),谱名秉渊,字仙根,号蛰仙,又号蛰庵、仲阏等。他是清朝末年的著名学者和爱国者,曾中举进士并担任重要官职,后因政治变革和个人原因选择辞官。丘逢甲在文学上也有显著成就,尤以诗歌著称于世。
诗作原文:《寄和崔兰西七夕感怀》全文如下:玉合金针故事遥,离人自写可怜宵。沉沉旧院收鱼钥,隐隐星河梦鹊桥。天上双星窥分野,人间万感溢思潮。柳州屡乞仍难巧,聊报瑶章作解嘲。
诗作解析:此诗描绘了一幅七夕夜晚的图景,通过“玉合金针”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传统节日的深情怀念。诗中的“离人自写可怜宵”透露出诗人孤独的情感,而“沉沉旧院收鱼钥,隐隐星河梦鹊桥”则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美。诗的最后一句“聊报瑶章作解嘲”,则表现出诗人尽管遭遇挫折仍保持乐观的心态。
《寄和崔兰西七夕感怀》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文学作品,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它不仅让读者领略到了丘逢甲深邃的文化造诣,还激发了人们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