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日傍晚登粤秀山

萧瑟秋心付五羊,尉佗台上作重阳。
西风吹帽林容老,落日平栏海气凉。
城郭晚来烟雾合,江山前代战争忙。
野僧不解登高意,自杵寒钟礼梵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阳日傍晚登粤秀山》是清代诗人丘逢甲的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岭南秋日景象和登高望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下面是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丘逢甲(1864~1912年),又名秉渊,字仙根,号蛰仙,又号蛰庵、仲阏等。他是清代晚期的重要诗人,以关心时事、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著称。
  1. 诗歌原文
    萧瑟秋心付五羊,尉佗台上作重阳。
    西风吹帽林容老,落日平栏海气凉。
    城郭晚来烟雾合,江山前代战争忙。
    野僧不解登高意,自杵寒钟礼梵王。

  2. 诗歌解析

  • 萧瑟秋心付五羊:这句表达了诗人在秋天感受到的萧瑟气息,并以此寄托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五羊”指的是广州,意味着诗人对故土的深情。
  • 尉佗台上作重阳:尉佗台可能是指广州附近的某个名胜或古迹,诗人在这里举行重阳节的活动,象征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
  • 西风吹帽林容老:西风带来了秋天的凉意,使得树木显得苍老。这里的“帽”可能是诗人自己的形象描写,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落日平栏海气凉:落日映照在平静的栏杆上,海风带来的凉意让人感到宁静而舒适。这里的“海气”可能指的是海边特有的湿润气候。
  • 城郭晚来烟雾合:傍晚时分,城市中的烟雾逐渐弥漫开来,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古老的氛围。
  • 江山前代战争忙:描述了前代的战争给国家带来的动荡和不安。这里的“江山”可能指的是国家的疆域,强调了和平的重要性。
  • 野僧不解登高意:虽然僧人不懂登山的情趣,但他们仍然坚持用敲钟的方式来表达对佛祖的敬仰。这里的“寒钟”可能指的是僧人敲击的钟声。

通过对《重阳日傍晚登粤秀山》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丘逢甲的内心世界和时代背景。同时,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还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