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叠韵有感于今之言理财者,赋以示王,非专为蜀言也

金阙银宫玉作楼,飞升功效几时收?
花开果落三千岁,棘地荆天四百州。
今日如求救时相,古人原重富民侯。
剧怜已竭东南力,难解司农仰屋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八叠韵有感于今之言理财者,赋以示王,非专为蜀言也”是一首清代诗人丘逢甲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当时国家经济状况的关注,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历史观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人简介
  • 生平经历:丘逢甲,号蛰仙、蛰庵等,谱名秉渊,生于清淡水厅铜罗湾(今苗栗铜锣)。十四岁中秀才,后以亲老告归,曾任宏文、罗山、崇文书院主讲,并兼任《台湾通志》总编辑。
  1. 诗词原文
  • 诗句原文:金阙银宫玉作楼,飞升功效几时收?
  • 诗句翻译:金碧辉煌的宫殿如同白玉构筑,其宏伟建筑令人叹为观止。然而,这些建筑所承载的飞升功效似乎已经消失,不再有任何意义。
  1. 诗意解析
  • 时代背景:诗歌反映了晚清时期国家经济和社会问题,尤其是对国家财政的忧虑和关注。
  • 哲学思考:诗中的“花开果落三千岁,棘地荆天四百州”可能寓意着历史的流转与国家的兴衰。而“今日如求救时相,古人原重富民侯”则表达了对古代重视民生的政策的怀旧之情。

这首《八叠韵有感于今之言理财者,赋以示王,非专为蜀言也》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和历史反思。通过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晚清时期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复杂挑战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