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舟来访郑公乡,路入前溪打桨忙。
文字千秋宗太史,江山百里控潮阳。
故家闽粤乡音古,遗事咸同夜话长。
莫道岭东耆旧少,眼中还有鲁灵光。
沙陇过郑太史邦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丘逢甲的《沙陇过郑太史邦任》是一首表现对前人成就敬仰之情的七言律诗。该诗创作于清朝晚期,反映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己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以下是具体介绍:
诗歌内容:《沙陇过郑太史邦任》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访问郑太史(即郑成功)的故乡时的所见所感。诗中的“拿舟来访郑公乡”和“路入前溪打桨忙”等句子,生动地勾勒出了诗人与郑成功的故乡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艺术特色:《沙陇过郑太史邦任》不仅在形式上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的特点,如押韵、对仗,还在内容上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崇高的民族情感。通过对郑成功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意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文化价值: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佳作,也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它帮助后人理解晚清时期的社会氛围、文人的思想状态及其对历史的感悟,为研究中国近代史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
个人经历:丘逢甲的生平也极具传奇色彩。他是一位爱国诗人和思想家,曾在中日甲午战争后选择流亡台湾,并在教育领域做出了贡献。他的人生经历与诗歌中的郑成功形象相映成趣,共同映射出一个时代的风貌。
《沙陇过郑太史邦任》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通过这样的文学作品,读者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同时也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