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林谷宜比部夜话

万里星州遇故人,逍遥梅鹤寄闲身。
白云簪笔留诗梦,黄海回帆话劫尘。
鬼宿中宵光更大,神州何日运方新!
举头明月怀京国,同是天涯草莽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林谷宜比部夜话》是一首由清诗人丘逢甲创作的古诗。该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理想以及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该古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丘逢甲(1836-1907),清代著名诗人,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工部主事。他虽一度进入京官生涯,但因政治原因最终选择回到台湾。在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转至台南和嘉义等地,致力于教育事业。丘逢甲的作品多以忧国忧民的情感为主,其诗作中常常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个人前途的思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厚的爱国情怀。
  1. 诗歌原文:《与林谷宜比部夜话》全文如下:万里星州遇故人,逍遥梅鹤寄闲身。白云簪笔留诗梦,黄海回帆话劫尘。鬼宿中宵光更大,神州何日运方新!

  2. 诗意解析

  • 万里星州遇故人:表达了诗人在遥远的星州偶遇老朋友的喜悦心情。这里的“万里”既指距离之远,也象征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远方友人的珍贵相遇;“星州”可能是指一个偏远而美丽的地名,象征着诗人心中的一片净土或梦想之地。
  • 逍遥梅鹤寄闲身:描绘了与朋友一同游赏梅花与鹤的画面,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然与宁静生活的态度。这里的“逍遥”意味着自由自在,不受拘束;“梅鹤”则寓意高洁与坚韧,象征着诗人对于高尚人格的追求。
  • 白云簪笔留诗梦:通过“白云簪笔”,形容文人墨客以文会友的场景,同时也暗示诗人用笔作为武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里的“留诗梦”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及其所带来的精神满足。
  • 黄海回帆话劫尘:反映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望。“黄海回帆”可能指的是海上航行的景象,象征着探索与冒险的精神;“话劫尘”则表达了面对历史风云变幻时的沉思与反思,同时也暗含着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 鬼宿中宵光更大,神州何日运方新:通过对天文现象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国家未来光明与希望的期待。这里的“鬼宿”通常指北斗七星中的一颗星,象征着夜晚的指引和神秘;“中宵光更大”意味着星辰更加璀璨夺目,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强大;“神州”是对祖国的称呼,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未来的憧憬与信心。

《与林谷宜比部夜话》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厚历史文化意义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认识与思考,值得读者深入品味与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