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山炮台访梅

牛山曾约看花来,万树梅花绕将台。
昨夜军书报梅信,弄寒花已五分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牛山炮台访梅》是清代诗人丘逢甲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与期待春天的到来。下面是这首诗的具体内容:

  1. 作者介绍:丘逢甲(1864年—1912年),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丘逢甲是一位晚清时期的爱国诗人和教育家,也是一位抗日保台志士。他于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

  2. 诗歌原文
    牛山曾约看花来,万树梅花绕将台。
    昨夜军书报梅信,弄寒花已五分开。

  3. 诗词鉴赏

  • 情感表达:《牛山炮台访梅》这首诗充满了丘逢甲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春天的期盼。诗中的“牛山曾约看花来”,描绘了诗人曾在牛山上约定赏花的情景,而“万树梅花绕将台”则形象地展现了梅花环绕的场景,体现了梅花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及其象征意义。
  • 意境描绘:诗中的梅花被赋予了一种高洁的象征,梅花在寒冷中绽放,象征着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 历史背景:在甲午战争后,丘逢甲极力反对清廷割台湾予日本的政策,并与唐景崧等人共同领导了台湾人民抵抗侵略的行动。诗中的“昨夜军书报梅信”可能指的是战争期间的消息,暗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及担忧。

《牛山炮台访梅》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也反映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情感和对民族前途的关切。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和平的渴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