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月 · 本意

玉钩初上帘旌。夜云轻。寂寞梧桐深院、月华明。
团圞影。清辉冷。恁无情。底事年年圆缺、更阴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夜月 · 本意》是一首收录于古诗词网站每日诗词中的现代诗歌。该作品的作者是叶静宜,创作于清时期。此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吸引了众多读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作者介绍
  • 叶静宜是中国清代的一位诗人,以词作闻名。他的词风清新脱俗,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
  1. 诗歌原文
  • 秋夜月 本意
    叶静宜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
    不知明月来,相思几时休?
  1. 诗歌赏析
  • 此诗通过描绘月光映照下山林中鸟儿惊飞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月亮以及自然美的深深喜爱。诗中“月出惊山鸟”一句,生动地捕捉了月光与自然生物之间的互动,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 第二句“时鸣春涧中”,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鸟鸣声在山谷回响,增添了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第三句“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表达了诗人对言语表达深度的渴望,希望用更丰富的言辞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对比强调了语言表达的局限性。
  • 最后两句“不知明月来,相思几时休?”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所爱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明月作为永恒的象征,在这里成为了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反映了诗人对爱情的美好向往。

《秋夜月 · 本意》不仅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也展示了清代诗人叶静宜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