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羡道中

路入渔洋诗句中,铜官射鸭竹枝弓。
落镫门巷家家雨,补被江程夜夜风。
似雪溪光成罨画,方春花信在空蒙。
忍寒来访灵雏拍,满意填词作寓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阳羡道中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诗歌,由明代诗人何巩道所作。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日里沿阳羡道行走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落花、飞鸟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既清新又充满诗意的景象。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古诗:

  1. 作者介绍
  • 何巩道:明朝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大自然的美。何巩道的创作不仅限于阳羡地区,还涉及其他多个区域,显示了他广泛的文学兴趣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1. 诗作原文
  • 海上曾留一日春: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海上停留时感受到的春天气息,暗示着旅途中短暂而美好的时光。
  • 红亭无计阻归人:红亭可能是一座具有江南特色的建筑,其色彩鲜艳,与周围的景色相映成趣。这句诗表达了对这种独特风景的喜爱,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归途的渴望和不舍。
  • 落花忽起双飞鸟:落花与飞舞的鸟儿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一面。
  • 芳草空眠独醉身:芳草象征着宁静和安详,孤独地沉醉其中,体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沉思。
  1. 诗作鉴赏
  • 意境美:何巩道的诗作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著称,此诗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感受。
  • 语言美:何巩道的语言风格朴实却不失文采,他的诗句不仅富有节奏感而且富含哲理,使得整首诗读来朗朗上口。
  • 文化意蕴深厚:作为江南地区的代表作品,《阳羡道中》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也蕴含了深厚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是研究该地区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

《阳羡道中》作为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作,不仅是作者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一个时代文化与审美情趣的体现。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初期文学的风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