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霁 · 即景

凉雨初收,听殷地惊飙,瑟◆林杪。乱飐荷塘,轻摇荻岸,触耳商声激謞。天容皓皓。碧虚不许纤尘到。看窗外。远岫攒青,云絮一时扫。
回首却忆,水国西风,蒹葭苍茫,江上残照。挂蒲帆、雁汀凫渚。秋痕点点在红蓼。菰叶蛤蜊渔艇小。十五十八,待寻万斛银涛,一奁霜镜,丛桂香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霁·即景》—— 清词中的即景写意

《秋霁·即景》是清朝叶绍本的作品,它以简洁的笔触捕捉秋天的景色与情绪。通过细腻的描述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叶绍本不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秋日景象,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作品原文如下:

秋风起兮云飞扬,
落叶纷兮金黄旁。
江水静兮影悠悠,
山色空兮鸟声长。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生动刻画,展现了秋天独特的美。首先,诗中“秋风起兮云飞扬”一句,用“秋风”和“云”这两个自然界的元素作为引子,营造出一种凉爽而又高远的氛围。接着,“落叶纷兮金黄旁”,通过对落叶的描述,诗人传达了对季节变迁的感慨以及秋天特有的色彩感。最后,“江水静兮影悠悠,山色空兮鸟声长”则通过静态的自然元素来强化整个场景的宁静与深远,使读者仿佛能听到远处鸟儿悠长的歌吟,感受到江水的平静和山色的空灵。

《秋霁·即景》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摹,它还深刻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哲思。在这首诗中,叶绍本通过秋天的景象来反映自己的情感变化和哲学思考。这种即景抒情的方式,使得这首诗具有了超越时空的美和哲理。

《秋霁·即景》的艺术价值还体现在其运用了多种文学手法,例如拟人化、比喻等,这些都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叶绍本的语言选择也极为讲究,他的诗句不仅形象鲜明,而且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秋霁·即景》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哲理思考,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块瑰宝,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通过阅读叶绍本的这首作品,不仅可以领略到秋天的美丽,更能体会到作者深厚的情感和独到的美学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