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边亭子花之阴,癯仙开囊调素琴。
洞庭秋老叶初脱,夜壑春深龙一吟。
中有羲皇不尽意,世无夔旷谁知音。
我家湘上水云窟,岁晚鼓棹来相寻。
陶氏园听彭山人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陶氏园听彭山人琴》是一首充满文化气息和艺术美感的诗歌,出自清代诗人左宗棠之手。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文人雅集生活的描绘。
《陶氏园听彭山人琴》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山边亭子旁,一位名叫癯仙的人开囊调弦,弹奏出悠扬的琴声,仿佛能穿越洞庭湖秋天老叶落下的寂静,以及夜壑中龙吟的声音。诗中的“中有羲皇不尽意,世无夔旷谁知音”表达了作者对于古典音乐美学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投射,体现了诗人高雅的艺术追求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左宗棠在这首诗中也透露出其个人经历和历史背景。他曾是湖南湘阴人,后来成为清朝的重要官员,参与过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也在他的诗歌创作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陶氏园听彭山人琴》不仅是一次对美的追求和表达,也是左宗棠作为一位文学家对于当时社会文化的深刻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文人的生活态度。
这首《陶氏园听彭山人琴》不仅展现了左宗棠高超的文学才华,同时也反映了清朝晚期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它是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