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卯苗变纪事

疆理仍戎索,招摇自汉旌。
如何妖气炽,又见阵云横。
姎女雄徵侧,精夫诩单程。
不知夜郎道,已用伏波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乙卯苗变纪事》是清代诗人田榕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作者简介:田榕,字子章,号东樵,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学者。他的诗歌多反映了清初的社会状况和个人感慨,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2. 诗歌原文:《乙卯苗变纪事》是一首描写苗民起义事件的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诗中“疆理仍戎索”意味着边疆仍旧需要武力防御;“招摇自汉旌”则可能指汉族军队的威武不屈。而“如何妖气炽”,表达了对于叛乱者势力的强大感到惊讶和恐惧。
  3.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苗族民众起义的情景、反映战争的残酷以及对民族关系的看法,展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诗中的“姎女雄徵侧,精夫诩单程”不仅描述了战场上英勇的将士,更体现了一种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和敬仰。
  4. 历史背景:该诗创作于清朝康熙年间,正值国家边疆地区频繁发生叛乱的时期。这一时期,清军与苗人之间的矛盾尤为尖锐,多次爆发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在这样的背景下,田榕作为当时的文人,记录下了这一历史事件,以表达自己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及对民众苦难的同情。
  5. 艺术手法:田榕在《乙卯苗变纪事》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战事比作“阵云横”,将将领比作“雄徵侧”,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此外,通过使用古典诗词的格律,使诗歌具有了更加规范的形式美,同时也保留了浓厚的文学韵味。
  6. 文化影响:田榕的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记录,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忠义精神和民族大义的一种弘扬。它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乙卯苗变纪事》不仅是一首描写历史事件的诗歌,也是作者个人情感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的历史背景、社会现实以及文学发展的趋势,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深切的关注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