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儿岭

岭云横高天,石气青蒙蒙。
暮色苍然至,万壑生阴风。
跻攀千万仞,绝顶谁能穷。
迂路至山脊,下视幽谷重。
涧流怒奔峭,水石相撞舂。
两山挟之走,攫拿飞双龙。
秋树莽交叉,密竹森横纵。
三五见聚落,惨澹茅茨空。
注坡辗露草,蓦涧踏霜矼。
巨石蹲当路,磊磊垂元熊。
翘首见新月,悬挂苍厓东。
旅栖尚何处,暝色逾昏蒙。
谷口清风寺,市墟抱危峰。
脱骖晚饭罢,倚枕听僧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庙儿岭》是清代诗人任其昌所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赞美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作者介绍:任其昌是清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多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任其昌的生平不详,但从其诗歌中可以窥见一个文人骚客的风貌和情感世界。
  2. 诗歌原文:岭云横高天,石气青蒙蒙。暮色苍然至,万壑生阴风。跻攀千万仞,绝顶谁能穷。
  3. 诗歌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庙儿岭的自然景象。首句“岭云横高天”形象地表现了山峰云雾缭绕的景象;“石气青蒙蒙”则写出了岩石间透出的淡淡青雾,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暮色苍然至,万壑生阴风”进一步渲染了夜晚降临时山间的寂静与冷峻。最后两句“跻攀千万仞,绝顶谁能穷”表达了诗人对高峰的无限向往和攀登过程中的艰难感受,也暗示了人类对知识、智慧以及精神追求的不懈追求。
  4. 历史背景:《庙儿岭》的创作时间无法精确考证,但它反映了清代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思考。在那个时代的背景下,文人墨客常常通过诗歌来抒发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5. 文化价值:作为一首诗歌,《庙儿岭》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它不仅是对自然美的颂扬,也是对生命哲学的一种探讨。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思考,诗人试图揭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深刻联系。
  6. 文学地位:任其昌的诗歌在当时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和赞赏。然而,由于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的限制,他的文学作品并未被广泛传颂或研究。尽管如此,仍有不少学者对这首诗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珍品之一。

《庙儿岭》作为一首反映清代诗人任其昌生活背景和情感世界的诗歌,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热爱古典文学和自然景观的读者而言,这首诗无疑是一次难得的阅读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