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啮城根睥睨斜,洼隆强半浸泥沙。
忍饥且逐鱼虾利,望稔难凭荠麦花。
流水空村时吠蛤,斜阳新家乱鸣鸦。
升平偶此偏灾值,已觉哀鸿满目赊。
自德州至景州以河决庐舍淹没农事未兴
介绍
《自德州至景州以河决庐舍淹没农事未兴》并非清朝朱逵吉的作品,而是清代诗人朱庭珍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河决而使田园荒芜、生计无望的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详细介绍:
作品简介:朱庭珍的这首《自德州至景州以河决庐舍淹没农事未兴》是清代诗人朱庭珍的作品,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自然灾害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以及对农民生活状况的深刻描绘,传达了一种深深的同情和忧虑。
原文及译文:《自德州至景州以河决庐舍淹没农事未兴》的原文如下:
浪齧城根睥睨斜,洼隆强半浸泥沙。忍饥且逐鱼虾利,望稔难凭荠麦花。流水空村时吠蛤,斜阳新家乱鸣鸦。升平偶此偏灾值,已觉哀鸿满目赊。
这首诗的译文是:河水冲击着城墙,波涛汹涌,堤岸倾斜,大部分土地被泥沙淹没。为了生存,农民只能追逐鱼虾,期待丰收的日子却难以实现。当村民们在空旷的村庄中听到水声和乌鸦的叫声时,已经感到了深深的悲哀和无助。赏析及评析:朱庭珍的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有力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黄河泛滥带来的灾难,以及对农民生活的影响。诗中的“流水空村”、“忍饥且逐鱼虾利”等句子,都形象地表达了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奈和艰辛。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写作背景:朱庭珍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这首诗可能是在描述某一年黄河洪水泛滥导致农田被淹,农民们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这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于当时的农民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也是对他们辛勤劳动成果的一次毁灭。
《自德州至景州以河决庐舍淹没农事未兴》是清代诗人朱庭珍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河流灾害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困境和生活的艰辛。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农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