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次崞县

百战楼烦地,三春尚朔风。
雪飞寒食后,城闭夕阳中。
行役身将老,艰难岁不同。
流移嗟雁户,生计各西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晚次崞县》是清代诗人朱彝尊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分析:

  1. 作者简介
  • 生平经历:朱彝尊,号竹垞、驱芳,又号小长芦钓鱼师,晚号金风亭长。他生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卒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朱彝尊是一位博通经史、精于金石文史的学者和藏书家。他的文学创作涉及诗词、词曲等多个领域,其中尤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被誉为“浙西词派”的创立者。
  1. 诗歌原文
    百战楼烦地,三春尚朔风。
    雪飞寒食后,城闭夕阳中。
    行役身将老,艰难岁不同。
    流移嗟雁户,生计各西东。

  2. 诗歌解析

  • 首联分析:“百战楼烦地,三春尚朔风。”这句诗中的“楼烦地”指的是历史上的军事重地,而“三春尚朔风”则描绘了当地的严寒景象。这里的“三春”是指春天,但与一般春天的温暖明媚相反,因为即使在春季,北风依然刺骨,给人以严酷的感觉。这种对比强调了地理环境的恶劣和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 颔联分析:“雪飞寒食后,城闭夕阳中。”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崞县在特定季节里的凄凉景色。寒食节后的雪景以及夕阳西下时的城门紧闭,都传达了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氛围。
  • 颈联分析:“行役身将老,艰难岁不同。”这里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漂泊生涯的感受,表达了岁月流转带来的无奈和对改变命运的渴望。同时,“艰难岁不同”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个人境遇的变迁。
  • 尾联分析:“流移嗟雁户,生计各西东。”尾联则抒发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感慨,以及对人们各自为生活奔波的无奈感受。

通过深入解析《晚次崞县》,不仅可以感受到朱彝尊作为一位文人的忧国忧民情怀,还能领略到他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感情。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朱彝尊的诗歌才能,也反映了清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