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大禹陵

夏后巡游地,茅峰会计时。
双圭开日月,四载集輴樏。
国有防风戮,书仍宛委披。
贡金三品入,执帛万方随。
相古洪流割,钦承帝曰咨。
寸阴轻尺璧,昆命有玄龟。
自授庚辰籍,宁论癸甲期。
清都留玉女,恶浪锁支祁。
荒度功攸赖,平成理自宜。
神奸魑魅屏,典则子孙贻。
明德由来远,升遐亦在兹。
丘林无改列,弓剑祇同悲。
回首辞群后,伤心隔九疑。
鸟耘千亩遍,龙负一舟移。
断草山阿井,空亭岳麓碑。
芒芒怀旧迹,肃肃礼荒祠。
黄屋神如在,桐棺记有之。
筵谁包橘柚,队或守熊罴。
共讶梅梁失,因探窆石遗。
朅来凭吊处,拜手独陈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谒大禹陵》是清朝诗人刘鹗的诗作,全诗如下:

谒大禹陵

谒庙瞻灵迹,斯人古墓前。

碑文多刻字,石马不鸣鞭。

地脉龙蛇动,天心风雨连。

长歌怀古人,泪尽白头年。

这首诗描述了对大禹的敬仰之情和他所代表的历史意义。诗人通过谒庙瞻灵迹、石马不鸣鞭等细节,展现了他对历史人物的大禹的崇敬之心。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自然力量(如龙蛇地脉)与人类情感(如天心风雨连年)之间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体现了对古代伟大人物和他们所代表的历史文化的尊重,并通过诗歌的形式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哲学思想。它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历史、文化和自然的深沉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