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子清明雨夜泊英德,寄弟闰生

一更更、滴篷凄雨,天涯人自消受。倦游谙惯江湖味,禁得病怀僝僽。吟未就。伴孤影幢幢,飐幕镫花瘦。离魂暗逗。又禁火年光,看云心事,迸入夜钟后。
还山约,过了春鹃啼候,轻帆依旧孤负。廿年社燕秋鸿迹,多少泪华沾袖。君信否。便烧烛联床,不是寻常有。蘋花十亩。要药裹商量,书奁料理,垂老镇厮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摸鱼子·清明雨夜泊英德,寄弟闰生》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朱孝臧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作者对弟弟的深情厚意以及自己对家乡、自然和人生的感慨。以下是关于朱孝臧的相关介绍:

  1. 朱孝臧生平与创作特点:朱孝臧原名祖谋,字藿生,浙江归安(今湖州)人,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中进士,曾历任翰林院编修等职,官至礼部右侍郎。朱孝臧的词作以婉约派著称,擅长运用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来表达深刻的情感。在《摸鱼子·清明雨夜泊英德,寄弟闰生》中,其词风细腻而内敛,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他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2. 作品背景与文化意蕴:《摸鱼子·清明雨夜泊英德,寄弟闰生》创作于清光绪年间,当时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变革之时。朱孝臧通过这首词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亲人的思念。同时,他也借此词反思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体现了文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该词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世界,还蕴含了更广泛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成为研究清代文人心态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

  3. 诗词赏析:从《摸鱼子·清明雨夜泊英德,寄弟闰生》的词句来看,朱孝臧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离魂暗逗”、“灯花瘦”等,这些生动的描绘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词中的意境和情感。此外,词中还蕴含着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如“禁火年光,看云心事,迸入夜钟后”等句子,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摸鱼子·清明雨夜泊英德,寄弟闰生》不仅是朱孝臧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清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词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化背景和社会氛围,还可以从中汲取文学创作的灵感和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