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天神送伯韬还武陵

望楚天长短黄昏雨。断行人、戍鼓声中啼雁苦。悲秋佩,委衰兰,梦醒吴镫语。背西风一卧,迢迢沧江暮。
莫漫触、蛟龙怒。更凄绝、斜日新亭路。山河异,风景是,举目成今古。问何堪、沧桑危涕,兵火浮家,庾信生平,竟写江南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祭天神·送伯韬还武陵》是由近现代诗人朱祖谋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性,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离别之苦,同时也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素养。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朱祖谋,字伯儿,号石壶、螺川等,近代诗人,书法家,学者,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央大学校长等职。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民国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多个历史阶段,其诗歌创作深受时代背景的影响,反映了他个人的思想变迁和情感体验。

  2. 作品鉴赏

  • 情感表达:《祭天神·送伯韬还武陵》通过描绘一幅幅凄凉的画面,如“望楚天长短黄昏雨”、“断行人、戍鼓声中啼雁苦”等,深刻地表达了离愁别绪和对友人归途的关注与担忧。诗中的“悲秋佩,委衰兰”以及“更凄绝、斜日新亭路”,更是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不舍展现得淋漓尽致。
  • 艺术手法:朱祖谋在这首诗中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对比(如“山河异,风景是”,“斜日新亭路”)和象征(如“梦醒吴镫语”象征着对旧时生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此外,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辞藻,例如“断行人”、“戍鼓声”、“蛟龙怒”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艺术魅力。
  • 主题思想:此诗不仅是对友情的颂扬,也是对人生旅途的一次深刻反思。它通过描写别离的场景和内心的感受,反映了人世间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同时,它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即尽管面对艰难困苦,但依然要勇往直前,不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可以感受到《祭天神·送伯韬还武陵》作为一首古典诗歌,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对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和诗歌的人来说,这首诗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