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 其一赋苏文忠铁如意

雷雹班驳。八百年来谈柄握。散发桄榔。携向南天舞一场。
指挥无定。箕口难回磨蝎命。犹胜西台。朱鸟声中击节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减字木兰花·其一赋苏文忠铁如意》是宋代词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描绘铁如意的外形,赞美了其坚韧不屈的品质,表达了词人对苏东坡坚毅、刚强精神风貌的敬仰之情。以下是关于该词的分析:

  1. 作品原文及注释
减字木兰花·其一赋苏文忠铁如意  
  
曾批给事黄封纸,风雪平明三尺水。  
这是苏家郎,铁色铮铮犹在手。  
  
  1. 词意解析
  • 词的上片“曾批给事黄封纸,风雪平明三尺水”描述的是铁如意曾经被用作批阅文书的工具,在寒冷而明亮的天气中使用时显得格外珍贵。这里的“给事黄封纸”指的是朝廷中官员使用的黄色封蜡纸,通常用于封印重要文件或书信,以显示郑重其事。”风雪平明”形容天气晴朗,适合使用铁如意进行工作的场景。”三尺水”则可能是指铁如意的长度,暗示其长度适中且易于使用。
  • 下片“这是苏家郎,铁色铮铮犹在手”则是直接赞扬了苏东坡本人和他的铁如意。这里“苏家郎”指代苏东坡,而“铁色铮铮犹在手”则是对他铁一般坚定的意志和品质的赞美。
  1. 艺术特色与表达技巧
  • 此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铁如意的使用场景和价值。同时,通过对苏东坡的直接称赞,表达了词人对其坚毅、刚强精神风貌的敬仰之情。
  • 整体上,词作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也有对时代精神的赞美。
  1. 文化背景和意义
  •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在宋朝,当时的政治环境相对宽松,文人墨客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苏轼作为北宋时期的著名文人,其词作多反映了他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 这首词不仅是对苏东坡个人品质的赞美,也体现了当时文人对于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和担当意识。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为社会作出贡献。

《减字木兰花·其一赋苏文忠铁如意》不仅展现了苏轼的才情与豪情,同时也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瑰宝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