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 · 别横波顾年嫂南归

天涯分袂。更觉愁千倍。凭寂寞,添憔悴。风移蝉唱短,雨滴梧桐碎。方信道,离怀未饮心先醉。
湿花疑有意。点点如红泪。新荷碧,残葭翠。秋清人渐远,水静鸳浓睡。知音少,斯时别去何时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千秋岁·别横波顾年嫂南归》是明朝朱中楣的作品,创作于明代。以下是对这首词的介绍:

  1. 基本信息:该词由朱中楣所作,字远山,江西庐陵(今吉安市)人,是明宗室李元鼎的妻子,也是户部侍郎振裕之母。
  2. 诗词原文
    天涯分袂。更觉愁千倍。凭寂寞,添憔悴。风移蝉唱短,雨滴梧桐碎。方信道,离怀未饮心先醉。湿花疑有意,点点如红泪。新荷碧,残葭翠。秋清人渐远,水静鸳浓睡。知音少,斯时别去何时会。
  3. 作品赏析:此词表达了词人离别时的愁苦之情和深深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反映了词人的心境变化,展现了他对妻子的深深眷恋。
  4. 历史背景:朱中楣生活在明朝,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许多文人墨客都在这一时期留下了珍贵的文学作品。朱中楣作为一位杰出的词人,其作品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5. 文学成就:《千秋岁·别横波顾年嫂南归》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不仅因为它的艺术价值,还因为它所蕴含的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使其成为后世研究和欣赏的经典之作。
  6. 影响评价:这首词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明朝时期人们对于离别、思念等主题的普遍情感反应。它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对后世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千秋岁·别横波顾年嫂南归》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词作,更是一幅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人物心境的艺术品。通过阅读和鉴赏这首词,可以更好地理解明朝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从而更加深入地领略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