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子归平湖

怅断家山未得归,深秋作客计全非。
霜枫落后乌菱花,粳稻熟时黄雀肥。
小榼三升倾别酒,新绵一称补征衣。
轻鞭短镫输君决,冷梦空寻旧钓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客子归平湖》是朱昆田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感情,还反映了他对故乡与生活的深刻情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朱昆田,字文盎,号西畯,浙江秀水人,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学者。他的作品多以表达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为主题,深受后人所赞誉。
  1. 诗歌原文
    怅断家山未得归,深秋作客计全非。
    霜枫落后乌菱老,粳稻熟时黄雀肥。
    小榼三升倾别酒,新绵一称补征衣。
    轻鞭短镫输君决,冷梦空寻旧钓矶。

  2. 诗意解析

  • “怅断家山未得归”表达了诗人因故未能返回家乡,内心充满遗憾。
  • “深秋作客计全非”则揭示了深秋时节作为旅人的种种不便和困扰。
  • “霜枫落后乌菱老”,描绘了霜降后枫叶脱落的景象以及湖边成熟的菱角,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 “粳稻熟时黄雀肥”则描绘了收获季节的稻田和悠闲的黄雀,传递出一种丰收的喜悦和宁静的生活氛围。
  • “小榼三升倾别酒,新绵一称补征衣”体现了诗人在分别时刻的深情款待和相互慰藉。
  1. 文化价值
  • 《送客子归平湖》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和人物情感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领略到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感受到诗人对故乡、友情的深厚情感。
  • 诗中的“平湖”指的是位于今天的杭州西湖一带,这一地理元素为诗歌增添了独特的地域色彩和历史底蕴。
  1. 艺术特色
  • 朱昆田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富有诗意。例如,用“霜枫”、“乌菱”等具体的事物来表现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的美。
  • 诗的结构紧凑而富有层次感,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态度。

《送客子归平湖》不仅是诗人朱昆田艺术生涯中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才情与雅趣,还可以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传统审美的韵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