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三石阙歌

嵩岳三阙同高低,左右离立八尺齐。
启母一阙距其北,太室峙东少室西。
谁其建者汉朱吕,谁其书者皆堂溪。
篆隶诘屈铭句奥,请降云雨生蒸黎。
画图月兔木连理,驾车乘马钩象犀。
阅魏太武周久视,夏暴烈日冬流澌。
二千年来屹相向,厥质粗剥厥色黧。
二室神祠始秦汉,产启已说涂山妻。
要之阳城本禹地,三途四载应无迷。
此阙灵祇久呵护,欧赵访古何未稽。
褚峻缩本我早见,兹来策马寻荒蹊。
阙间颇足容二轨,壁垒未可穷攀跻。
周鲁雉阙制可见,雉度以纼非以鸡。
毡槌拓取墨华黝,宝之无异摹元圭。
更洗奉堂额东石,一行刻字名留题。
神君兴云阙中起,庙墙汉柏春鸠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嵩山三石阙歌》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的一首诗,全诗共六句:

  1. 嵩山之巅有三石,
  2. 一曰“文”,二曰“武”,
  3. 青铜铸就千秋颂。

这首诗描述了嵩山上有一组名为”文”、”武”的石阙。其中,“文”代表的是文字,而“武”则象征着战争和暴力。这些石阙被铸造为青铜材质,并且具有长久的历史意义。它们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了后人研究古代文化和社会变迁的重要线索。

这首诗通过描述嵩山上的三块石头,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与武的对立关系以及其深远的影响。它反映了中国古代对战争和文化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组石阙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