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载酒滕王阁,今夕登临迹乍停。
吴楚千里共明月,江山四面此孤亭。
云开绝徼通蛮郡,波拥秋声下洞庭。
夜静高楼凭眺久,半天风语塔尖铃。
中秋夜游双清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中秋夜游双清亭》是清代诗人何燮创作的一首七律诗。此诗不仅在艺术上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在情感和思想层面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迪。
何燮作为一位清代的文人,其生平事迹与所处的时代环境都值得探究。他的诗歌创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特点,同时也体现了个体的文化追求和审美情趣。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年年载酒滕王阁,今夕登临迹乍停”这样的句子,表达了自己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以及当前登高望远的感慨。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折射出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中秋夜游双清亭》以其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又广阔的意境空间。诗中“吴楚千里共明月,江山四面此孤亭”等句,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地理意象,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生动和饱满。这种通过具体景物来抒发情感的方法,为后世许多文人所推崇,并影响了无数诗人的创作风格。
从思想深度方面分析,何燮的诗歌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更是一种文化传递和哲学思考。诗中的“夜静高楼凭眺久,半天风语塔尖铃”等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引发人们对生命、自然和存在的深刻思考。这种深层次的思考,使得诗歌超越了单纯的艺术享受,成为了一种精神寄托和文化传承。
何燮的《中秋夜游双清亭》不仅在艺术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而且在思想和情感层面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也可以从中领悟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理。对于喜欢古典诗歌的读者来说,这是一部值得品读和赏析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