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婚纪念辞二首

朝婚夕死亦心甘,何意人间得久耽。
万日已逾九千一,百年将达十分三。
谁家纸木朽犹保,到处晶磁破不堪。
惟我能如银样韧,雍雍依旧两情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银婚纪念辞二首》是由清代诗人吴妍因创作的。以下是对这两首诗歌的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
  • 其一:朝婚夕死亦心甘,何意人间得久耽。万日已逾九千一,百年将达十分三。谁家纸木朽犹保,到处晶磁破不堪。惟我能如银样韧,雍雍依旧两情酣。
  • 其二:漫数云和颂瑟弦,一弦一柱总堪怜。乱离久历欢娱暂,忧患多经老病绵。镜底欲停双凤舞,人间几见百年筵。
  1. 作品解析
  • 其一:表达了对婚姻长久不变的信念。“朝婚夕死亦心甘”意味着即使面对死亡也不会改变对婚姻的忠诚与热爱;“万日已逾九千一”指的是经过许多日子,岁月已经走过了将近一万天。诗中还提到“百年将达十分三”,强调了婚姻的持久性与珍贵。最后两句以“谁家纸木朽犹保,到处晶磁破不堪”作为比喻,表达了尽管世间万物都会衰老破碎,但爱情却如同银一般坚硬,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
  • 其二:抒发了在动荡不安的生活中,夫妻之间的情感依然如初的感慨。“漫数云和颂瑟弦,一弦一柱总堪怜”,通过弹奏琴瑟的比喻,表现了对生活艰辛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乱离久历欢娱暂,忧患多经老病绵”反映了在经历多次的离别与困苦后,夫妻之间的感情变得更加深厚。而“镜底欲停双凤舞”则暗示了夫妻之间虽然历经沧桑,但仍旧追求幸福和谐的生活。
  1. 艺术特色
  • 这首诗歌采用了传统的抒情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同时,诗中的对比手法也运用得恰到好处,如“谁家纸木朽犹保,到处晶磁破不堪”既展现了物质世界的变迁,也衬托出爱情的不朽。
  1. 历史背景
  • 这两首作品的创作时间难以考证,但其内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婚姻观念和对长久爱情的追求。在封建社会中,婚姻被视为终身大事,因此对婚姻的重视程度非常高。这些作品的出现,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情感表达,也是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的产物。

《银婚纪念辞二首》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歌作品。它不仅仅是对爱情的赞美,更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展现。通过对这两首作品的了解,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婚姻和爱情的价值观及其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