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日坛

晓日曈昽万象铺,六龙衔烛下平芜。
石坛爟火燔玄牡,露掌华浆饮渴乌。
不夜城传宣夜漏,玉宫朝奉竹宫符。
即今东汜西昆处,尽入铜壶倒景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朝日坛》是一首明代诗人王慎中的七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明朝嘉靖五年,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太阳崇拜的文化现象。下面将详细介绍《朝日坛》:

  1. 诗歌原文:《东郊朝日坛》的原文如下:
    扈扈崇坛冠景岗,翔梧灌梓郁分行。
    金铺翼凤层壝列,玉磴疏龙四陛张。
    云气承晖皆赤色,灵坻郊位正青方。
    欲观圣制光宸极,为识群心奉太阳。

  2. 作者介绍:王慎中,字道思,号南江、遵岩,明代福建晋江人,是一位文学成就显著的诗人和书法家。他不仅在诗歌方面有所建树,还师法曾巩和王守仁,与唐顺之齐名,并自认为超过了他们。他在官场上颇有成就,曾任户部主事,后因故辞官归乡。他的古文创作也颇为卓越,与当时的文人如唐顺之齐名,且自认超过唐顺之。

  3. 诗歌鉴赏:这首诗以“东郊朝日坛”为主题,描绘了明嘉靖九年(1530年)所建立的日坛的雄伟景象。诗中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日坛的宏伟与神圣。例如,“金铺翼凤层壝列”形容日坛的建筑精美,层层台阶如同飞翔的凤凰;“云气承晖皆赤色”则描述了日出时分的霞光。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古人智慧的钦佩,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朝日坛》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明代文化的一个缩影。它不仅展示了王慎中作为诗人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