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竹

心匠亲摹烟雨姿,萧萧数竿临水湄。中有子规呼不得,夺得湘川古魂魄。
秋凉曲室烘茶烟,美人对展《离骚》篇,寄赏有情风月夜,一丛疏绿小檐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书竹》是清代文学家吴颖芳的作品。以下是对《书竹》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吴颖芳,字西林,号临江乡人,浙江仁和人,是一位清初的文人。他的生活经历颇为坎坷,少时赴试场被差役诃斥,从此放弃了科举考试,转而专注于诗歌和文字的研究。吴颖芳与厉鹗为友,两人在文学创作上互相影响。他的文学作品涉及广泛,包括诗词、散文等,其中《吹豳录》和《说文理董》、《音韵讨论》等文献也颇受关注。

  2. 内容概述

  • 《书竹》以“心匠亲摹烟雨姿,萧萧数竿临水湄”开篇,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数株竹子依水而立,随风轻摇,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 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中有子规呼不得,夺得湘川古魂魄”等句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1. 文学风格
  • 《书竹》体现了吴颖芳对自然美的独到理解和深厚情感,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诗中的竹子不仅是自然的写照,更是诗人心境的象征,通过描写竹子传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1. 文化意义
  • 《书竹》作为吴颖芳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表现手法,也为后世的文人墨客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

《书竹》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展示了吴颖芳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