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龙吟 · 次周清真韵

临歧路。凝望万象云华,数重烟树。丛丛虬棘弥天,蔓枝遍野,清流断处。且留伫。谁念境迁人杳,破斜庭户。空教冷落残阳,照欹卧柳,依依自语。难度。阴晴无定,几番光景,何从眉舞。
回想太平莺花,兴废多故。邮亭败壁,题寄离情句。凭谁道、藏山避影,缄金封步。顾后茫茫去。梦阑酒醒,惊心乱绪。魂黯愁如缕。无限感,丝丝迷人疏雨。晓阴翳日,碧天纷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瑞龙吟 · 次周清真韵》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原文如下:
瑞龙吟·题雨岩壁
辛弃疾
造物当年,天工有意,洗出一片冰玉。
赋情惟我,与君相赏,莫负广寒宫阙。
要见人间,须教此夜,月到西楼高处。
更何妨、醉里追欢,不记今夕是何夕。

赏析:
这首词以“造物”起兴,开篇即言“造物当年,天工有意”。这是说大自然创造了天地万物,有其深意和匠心独运。造物者在创造万物时,有意将自然界的美好展现给人类,使之成为人类欣赏的对象。这里的“有意”,不仅指自然界的造物,也暗喻着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作者在这里赞美了自然之美,同时也表达了人类应该珍惜这种美好的情感。

词人用“洗出一片冰玉”来形容天地间的美景。这里,“洗出”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自然之美的纯净无暇。而“冰玉”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美的性质,它如同冰一般的纯洁,如玉一般的温润。这一描述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表达了人类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赞美。

词人在词中提出了“赋情”的问题:“赋情惟我,与君相赏。”这是说人们应该赋予自己的情感以独特的理解,并与友人共同欣赏这美景。这里的“赋情”,既指个人的情感体验,也指对自然美景的感受。词人认为,只有通过与友人的共同欣赏,才能真正感受到自然界的美丽。

词人在词中提出了“要见人间,须教此夜,月到西楼高处”的观点。这里,词人认为只有在这个夜晚,才能真正见到人间的美丽。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借助于月光的力量。这里的“西楼高处”,既是对月光的高度赞扬,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表达。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词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词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