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 辛未春日柏园看牡丹

远近秾花散异香。轻风送过小池塘。几丝还染客衣裳。
紫燕双翻飘暗语,金釭五色压浮光。晚寒都集曲栏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浣溪沙·辛未春日柏园看牡丹和心与》是清末至民国时期郑元昭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与心情。下面将具体介绍此词:

  1. 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郑元昭(1867年—1943年),字岚屏,福建福清人。何振岱室,林则徐外曾孙女。有《浣兰词》传世。郑元昭生于清朝末年至民国年间,这一历史阶段中国经历了许多变革,社会、政治和文化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在这一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创作风格也受到了这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时代特征。郑元昭作为当时的一位女性诗人,其作品反映了她个人对时代变迁的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抒发。
  2. 词作原文及翻译:《浣溪沙·辛未春日柏园看牡丹和心与》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词,词中通过对花的描述传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感悟。词中写道“远近秾花散异香”、“轻风送过小池塘”、“几丝还染客衣裳”,形象地描绘了牡丹和芍药的美丽以及春风拂过的温柔感觉。这些句子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还传递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
  3. 词作赏析与评析:这首词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它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感受。词中的意象如牡丹、芍药、池塘等都被赋予了生动的形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之中。此外,词人巧妙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自然景观更加灵动鲜活,增强了词作的表现力。

《浣溪沙·辛未春日柏园看牡丹和心与》是一篇表现力丰富且艺术性高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挚表达,郑元昭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合在一起,为后人提供了欣赏古典诗词美的窗口,同时也展示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