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没悲今日,儿贫过昔时。
人间无乐岁,地下共长饥。
白水当花荐,黄粱对雨炊。
莫言书寡效,今已慰哀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母没悲今日,儿贫过昔时。
人间无乐岁,地下共长饥。
白水当花荐,黄粱对雨炊。
莫言书寡效,今已慰哀思!
。
《卖书祀母》是清代作家蒲松龄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收录于其代表作集《聊斋志异》,讲述了一个孝子为了祭祀母亲而卖掉自己的书籍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包括儿子、父亲和母亲等,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与悲剧色彩。
在《卖书祀母》这篇作品里,作者蒲松龄通过这个简单却深刻的主题探讨了亲情的重要性以及人之常情中的善良与牺牲精神。孝子为了表达对母亲深深的爱意,在面对家庭经济困难时毅然决定卖掉自己的书籍来供奉祖先和祭祀母亲,这种行为展现了他内心的坚定与无私。
作品中充满了人性的光辉,通过这个故事传达出一种关于忠诚、亲情以及道德的价值观。尽管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孝子的行为可能被视为不切实际或不合情理,但蒲松龄却以其独特的视角赋予了这一情节以深刻的寓意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