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茧纸冻云坠,似符非符字非字。其横三尺纵一寻,七剑在腰一槊植。
严关百丈厓陡悬,厓下江声响淜濞。沿江上下溪势叉,贴卧盘陀净苔翠。
夏涨能禁鱼潦黏,晓钟定使乌朝避。中央如镜天铲工,言是道陵手摩记。
樵苏绝迹渔钓稀,响拓登登强罗致。高牙大旆山鬼惊,对仗垂旒渎灵卫。
缦文纠结缪篆粗,诵者生钳扪者畏。堂楣高揭辉日星,为是宜男许留佩。
阴阳水火千劫沈,伯道无儿命所制。五斗应从邻郡传,三丰或自前朝至。
青蛇无袖呵叱来,化入苍纹露真气。罗浮竹叶犹尔为,似此环奇古无二。
得毋汉相筹笔余,暗勒仙铭妙垂示。木牛铜釜随烬烟,独有一卷镇赑屃,呼童检点牢记将,勿遣火薰与日晒。
五雷劈裂黄石飞,且把《阴符》枕函秘。
石符拓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石符拓本》的文学魅力
《石符拓本》是清代诗人吴省钦所创作的一首诗歌,其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展示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感悟。诗中通过描绘扶桑茧纸、冻云坠等自然景象,以及七剑、一槊的形象,展现了一幅气势磅礴且充满诗意的画面。
吴省钦在创作《石符拓本》时,不仅注重文字的表达,更注重意象的构建和情感的传递。《石符拓本》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如运用“似符非符字非字”的表述,增强了诗歌的神秘感和阅读的趣味性。这种独特的表述方式,不仅使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在思考和探索文字的真正意义。
《石符拓本》的文学价值不仅在于其艺术表现上的独特性,更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它反映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同时也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到见解和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石符拓本》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机会。它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细细品味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