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 · 秋感

风也清。月也清。又到黄花斗玉英。秋虫处处明。
寒几更。暑几更。赢得年光鬓尚青。□□那肯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李攀龙《长相思·秋风清》解析

《长相思·秋风清》,是明代文学家李攀龙所作,以抒情笔触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离愁。这首诗不仅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还体现了他对于时光流逝和人生离别的深刻感悟。

诗篇中,“明月清风,秋色宜人”开篇即勾勒出一个清新脱俗的秋日景象。诗人通过描绘月明风清之下,秋天特有的凉爽感觉,以及远处梧桐叶随风作响的生动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这种描写手法,不仅让读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更在无形中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层的情感波动。

下片部分,诗境转为更加内敛和细腻。从“蟋蟀悲鸣,夜寂鸟惊”到“树上栖鸟,月光惊飞”,诗人巧妙地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安和孤独。这些细节的描写,不仅加深了诗的主题,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为丰富,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言语的强烈情感力量。

此诗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其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成功传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此外,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隐喻,如秋风、梧桐叶、蟋蟀等元素,都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描述,更是诗人心境和情感的象征。这样的艺术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让读者能够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体会到更深的人生哲理。

《长相思·秋风清》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更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视角,成为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生活哲理的深刻反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