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岭祠

半岭闲云祠树多,野人心事近如何。
黄龙酿雨飞岩窟,白鹿衔花过薜萝。
石上方抄云子饭,溪边谁和《紫芝歌》。
年来空有还丹诀,日遣流光等逝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岭》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而不是纪昀。苏轼的这首诗抒发了他对人生坎坷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苏轼(苏东坡),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以其豪放的文风和深邃的思想影响了后世。他的词作开创了宋词的新境界,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 诗歌原文
    半岭闲云祠树多,野人心事近如何。
    黄龙酿雨飞岩窟,白鹿衔花过薜萝。
    石上方抄云子饭,溪边谁和《紫芝歌》。
    年来空有还丹诀,日遣流光等逝波。

  3. 作品赏析

  • 意境描绘:诗歌以“半岭闲云”起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意境。通过“祠树多”,“野人心事近如何”等句子,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的亲近,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意象运用:诗中“黄龙酿雨”、“白鹿衔花”等意象生动形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命流逝的无奈。
  • 情感表达:整首诗洋溢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思。虽然年岁已高,但仍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好奇,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豁达态度。
  1. 创作背景
  • 北归途中:苏轼在北归途中经过大庾岭时创作了这首诗。大庾岭位于今广东大余县与江西南雄市交界处,是古代通往南方的重要通道之一。
  • 历史背景:宋代时期,文人墨客常常游历于山水之间,寻找灵感,苏轼也不例外。他的作品往往蕴含着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境遇的深刻思考。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苏轼的诗歌语言清新自然,富有音乐感。他的诗句往往简洁明了,却又不失深意,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
  • 思想内涵:除了对自然美的赞美,苏轼的诗作也体现了其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感悟。他的诗歌常常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的命运如何与宇宙相联系的问题。
  1. 文化影响
  • 后世评价:苏轼的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被尊为“诗圣”。他的诗风影响了无数后世诗人,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 文化传承:苏轼的诗词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在海外亦有很高的知名度。许多现代学者和艺术家对他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借鉴,推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过岭》不仅是苏轼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宋代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苏轼的文学成就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