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驿

古驿杨林路,重来十六年。
断云村口寺,残雨海中船。
归计怜双鬓,秋怀共一天。
匆匆冠盖集,使节又临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杨林驿》是一首描写杨林驿的五言律诗,由清代诗人吴楷所作。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个地理位置的简单描述,而是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信息,反映了作者对这个地方深厚的感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诗人背景
  • 诗人简介:吴楷,字景儒,江阴人。吴楷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乾隆庚辰年中进士,并曾任腾越知州。他的仕途经历以及在地方上的贡献,为他赢得了较高的声誉和评价。
  • 诗歌创作:吴楷在诗作《杨林驿》中不仅展现了他对故乡杨林驿的深厚感情,还表达了自己作为官员的责任和担当。通过自己的视角和感悟,传递出一种对历史、对文化的尊重和怀念。
  1. 诗歌内容
  • 描绘杨林驿:《杨林驿》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了杨林驿的地理风貌和历史渊源。诗中的“古驿杨林路,重来十六年”描述了作者多次回到这个驿站的经历和对这个地点深深的眷恋。
  • 情感表达:诗中“归计怜双鬓,秋怀共一天”等句子透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这些诗句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也折射出那个时代人们对家国的情怀。
  1. 历史文化价值
  • 杨林驿的历史地位:杨林驿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位置,更是历史上的重要节点。它见证了许多重要的政治事件和文化活动,如明代的杨林守御所等。
  • 文化遗产保护:杨林驿及其周边地区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是研究古代滇中地区的重要资料。目前,当地仍然保留了一些古驿道遗迹和古代遗迹。

《杨林驿》作为一首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文学作品,不仅记录了杨林驿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更承载着诗人对家乡的深情怀念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能欣赏到优美的文学艺术,还能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