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鹅馆纪事

疏懒偏宜近墨庄,披衣侵晓过林塘。
桐阴照槛客窗绿,荷叶满池人语香。
江雨欲来鱼竞喜,山风忽动鹤先凉。
不辞永日摊书坐,索有邻家煮柘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红鹅馆纪事》是清代诗人吴绮创作的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吴绮:吴绮(1619年—1684年),字园次,号丰南,又号听翁、红豆词人。他出生于江苏江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文学家。
  • 生平与成就:吴绮在顺治十一年中拔贡生,后被推荐担任秘书院中书舍人。康熙年间,官至湖州府知府,治理地方时以捕豪猾、修名胜而闻名。然而,因故被弹劾罢黜。他在废圃中创作,有诗文作品出售,自称为“种字林”,其文学作品也广为流传。
  1. 诗歌原文及赏析
  • 原文:《红鹅馆纪事》
    疏懒偏宜近墨庄,披衣侵晓过林塘。
    桐阴照槛客窗绿,荷叶满池人语香。
    江雨欲来鱼竞喜,山风忽动鹤先凉。
    不辞永日摊书坐,索有邻家煮柘浆。

  • 译文:疏懒的人更适合接近墨色浓重的庄园,清晨起床披着衣服走过林中的小道。
    树荫映在窗前,窗外是碧绿的窗帘,池塘里荷叶满池,人们交谈的声音飘来阵阵香气。
    江面即将下雨,鱼儿争相欢跃;突然山风呼啸,仙鹤首先感受到凉爽的气息。
    不拒绝长时间的阅读,需要有邻居的柘树汁液来饮用。

  • 赏析:吴绮通过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和内心的平静。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吴绮作为文人的独特审美观和生活态度。

  1. 作者简介与背景
  • 作者简介:吴绮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是位多才多艺的学者和文豪。他的文学作品涵盖了诗词骈文等多种文体,其中尤以诗作最为著名。《红鹅馆纪事》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深邃的艺术造诣和文化素养。
  • 背景:这首诗是在康熙年间创作的,那时的吴绮虽遭政治挫折,但并未放弃文学创作,而是继续在艺术领域探索和发展,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
  1. 艺术特色与主题
  • 艺术特色:吴绮的诗歌注重意象的营造和意境的传达。在《红鹅馆纪事》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摹,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静谧之感。诗中的“疏懒”、“江雨”等元素,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性,也反映出他对生活的独到理解和情感寄托。
  • 主题思想:整首诗贯穿着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人通过对红鹅馆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理想境界。此外,诗中的“不辞永日摊书坐”,更体现了诗人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和追求。
  1. 历史影响与传承
  • 历史地位:吴绮的文学作品在清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红鹅馆纪事》作为代表作品,至今仍受到广泛传颂。诗中的意境和风格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被视为清初诗歌创作的佳作。
  • 文化传承:吴绮的作品不仅是文学上的瑰宝,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精神,对后世文人产生了积极的启发作用。

《红鹅馆纪事》作为吴绮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诗句、深邃的主题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