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初到乌衣路。开尽了、轻红千树。癫狂不见当年杜。花袅酒旗青纻。
又过了榆钱柳絮。浑莫劝、东君且住。恨他燕子衔春去。一片香泥何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东风初到乌衣路。开尽了、轻红千树。癫狂不见当年杜。花袅酒旗青纻。
又过了榆钱柳絮。浑莫劝、东君且住。恨他燕子衔春去。一片香泥何处。
文学作品《杏花天 · 杏花村》是一首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色,以及诗人对家乡的情感。杜牧在诗中以杏花为线索,通过对杏花村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眷恋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杜牧(803年2月15日—852年9月24日),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祖籍唐朝宰相杜佑的桑梓杜陵,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唐代三大诗人之一。杜牧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郁郁不得志。他的诗歌以七绝见长,代表作有《阿房宫赋》《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赤壁》《泊秦淮》《山行》《江南春绝句》《秋夕》《题乌江亭》等,其中的《阿房宫赋》更是传诵千古的经典名作 。
杜牧的《杏花天 · 杏花村》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杏花盛开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历史韵味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杏花村,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