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 芳乐苑

酒痕沾地。宫市灯花里。彻夜金扉浑不闭,浪把江山戏。
风流六代常新。教人却恨东昏。笑煞莲花满地,可怜芳草罗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平乐·芳乐苑》是一首由清朝词人吴绮创作的词,该词描绘了一位宫廷女子在夜深人静时的情感与哀愁。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词的内容、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作者介绍:吴绮,字南垣,号听枫,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清代著名文人,尤以诗词见长。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 词的原文:《清平乐·芳乐苑》全文如下:
    酒痕沾地。宫市灯花里。
    彻夜金扉浑不闭,浪把江山戏。
    风流六代常新,教人却恨东昏。
    笑煞莲花满地,可怜芳草罗裙。

  3. 词的主旨:词中通过描写一位宫廷女子深夜独处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她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同时,通过对“东昏”的讽刺,表达了对当时统治者荒淫无度行为的不满和忧虑。

  4.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酒痕”、“宫市灯花”、“江山”、“莲葎”,这些意象不仅增加了词的表现力,也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浓厚的古典美和艺术魅力。
  • 情感深沉:词的情感层次丰富,从欢愉到悲伤再到愤怒,层层递进,使读者能够深入体会词人的内心世界。特别是最后一句“可怜芳草罗裙”,更是将女性的悲哀表现得淋漓尽致。
  • 语言优美:吴绮的词语言流畅,用字考究,既符合词的格律,又不失其自然美。如“笑煞莲花满地,可怜芳草罗裙”两句,既形象生动,又韵味悠长。
  1. 历史地位
  • 文学史上的代表作:《清平乐·芳乐苑》是吴绮在清朝词坛上的重要作品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文化传承的象征:作为清代的词作,它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审美情趣。
  1. 现代价值
  • 美学研究:通过对《清平乐·芳乐苑》的分析,可以深入探讨古代词的艺术风格和技巧,为现代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 情感共鸣:该词中的情感体验与现代人有着诸多相似之处,能够引起广泛的共鸣和思考,增强人们对古典文化的认同感。

《清平乐·芳乐苑》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次美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