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斋居柬程翁紫书

春郊争出游,香山净如沐。
堤回柳眼青,径茁草心绿。
幽轩点易馀,凭阑起遐瞩。
山光落几砚,林翠滋卷轴。
游目趣转深,得心理自足。
缅怀学古人,博观匪尺幅。
既探尼山旨,旁通及乾竺。
何时携笈来,相与共饘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仲春斋居柬程翁紫书》是清代诗人吴锡彤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该诗以其简练的笔触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春天景象的独特感悟与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下面将深入分析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春郊争出游,香山净如沐。
    堤回柳眼青,径茁草心绿。
    幽轩点易馀,凭阑起遐瞩。
    山光落几砚,林翠滋卷轴。
    游目趣转深,得心理自足。

  2. 主题思想

  • 诗中“春郊争出游”描绘了春天郊游的热闹场面,而“香山净如沐”则是对春天景色的一种赞美,用“香山净如沐”来表现春天的清新与美好。
  • “幽轩点易馀”,通过“幽轩点易馀”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 “凭阑起遐瞩”,这句表达了诗人站在栏杆旁远眺的意境,透露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思考。
  • “山光落几砚,林翠滋卷轴”,此句以自然景物喻指诗人的内心世界,即山光映入砚中,林间翠色滋养着文人墨客的心田,展现了大自然与心灵交流的美好场景。
  • “游目趣转深,得心理自足”则直接表明了诗人通过游览山水,心境得到了升华与满足。
  1. 艺术特色
  • 吴锡彤在这首诗中巧妙地使用了对比和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对春日美景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相结合,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诗意与哲理,体现了作者深邃的思考和丰富的情感。
  • 诗句简洁明快,富有音乐美,每个字都像是精心雕琢,既符合韵律又富有内涵。
  • 整体上,这首诗结构紧凑,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深远的情感和哲理,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佳作之一。

《仲春斋居柬程翁紫书》不仅是一首反映春天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思和美学价值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赏析,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还可以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内心世界丰富多维的主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