凫云吹欲落,峄雨晴不飞。
万柳绿无次,高低隐斜晖。
其上仲子庙,俯瞰渔家矶。
庙前晒破网,墙上堆蓑衣。
即是其子姓,百代犹相依。
惭予负米人,轻自离庭闱。
愿言诉怀抱,不见剑佩归。
天暝水风大,月上人影稀。
安得农丈人,鸡黍慰我饥。
仲家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仲家浅》是清代诗人吴锡麒创作的一首诗,其内容主要描绘了仲子庙和周围的自然景观。《仲家浅》不仅是一首反映地方文化和历史的诗歌,也是对先贤的纪念和对家乡美景的赞美。
《仲家浅》的写作背景与作者吴锡麒的身份密切相关。吴锡麒(1692-1756),字圣征,号谷人,是清朝著名的诗人,曾担任过国子监祭酒等职。他的文学地位不仅在于其深厚的学识和精湛的艺术造诣,更因为其对家乡微山湖及其周边地区的深厚情感。
从文学角度来看,《仲家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微山湖畔的自然风景,通过对仲子庙、渔家矶等地点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诗中的意象,如“凫云吹欲落”、“万柳绿无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故乡的深情怀念。
《仲家浅》在文学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体现了清中叶诗歌的审美趋向,还展示了诗人吴锡麒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擅长骈体文创作,与邵齐焘等人并称八家,可见其文学成就之高。
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仲家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政治背景。在金主诏圣贤子孙归守庙庭的历史背景下,诗人吴锡麒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以及对家乡文化的认同。《仲家浅》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文化风貌,也体现了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仲家浅》不仅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个文化的载体。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为人们提供了了解清代诗歌和社会文化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