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章次白西溪梅竹山庄

西溪十八里,到处有蒹葭。
客有此中住,求之路转赊。
适逢三亩宅,疏竹夹梅花。
不向樵夫问,门前绾钓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至章次白西溪梅竹山庄》是清代诗人吴乙照创作的一首诗

诗中描绘了西溪的自然风光和主人章次白的庭院之美,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画面。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文人隐逸生活的向往。

吴乙照以“西溪十八里,到处有蒹葭”开篇,为读者勾勒出一片辽阔的自然景象。蒹葭,即芦苇,常生长在水边或潮湿的地方,象征着江南水乡特有的自然环境。这种描述不仅让人感受到西溪地区湿润的气候特点,也预示了接下来诗中的宁静生活场景。

“客有此中住,求之路转赊”表明了作者虽身处繁华之地,却渴望寻找一处能够静心隐居之所。这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精神自由和物质享受之间矛盾心理的一种表现。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寻求一方净土,既是对自我内心需求的满足,也是对外界诱惑的一种抵制。

“适逢三亩宅,疏竹夹梅花”具体描绘了西溪梅竹山庄的地理环境。三亩宅,指的是宽敞的居所,而稀疏的竹子与盛开的梅花相间,构成了一个既幽静又充满生机的空间。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幅和谐宜人的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诗意盎然的自然之中,忘却尘世的喧嚣。

“不向樵夫问,门前绾钓艖”表达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这里的“不问”,意味着超脱世俗的纷扰,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门前绾钓艖则形象地描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垂钓于门前的河湾,享受着大自然给予的平静与安宁。这种生活方式不仅是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作者追求心灵自由、远离尘嚣的人生理念。

《初至章次白西溪梅竹山庄》不仅仅是一首诗作,更是一首描绘了理想隐逸生活场景的作品。它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传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启示人们,在现代社会中保持一颗平和的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衡,是一种难得且宝贵的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