璋分玦判各天涯,又踏长安道上花。
可奈流年惊逝水,偶然小聚笑抟沙。
深谈覆手难为别,凉漏催人转忆家。
剩有多情明月在,照侬归路影横斜。
子玖斋中夜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子玖斋中夜话》是清代诗人李辅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创作于光绪丙子年(1896年)。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和审美追求,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诗歌原文:
璋分玦判各天涯,又踏长安道上花。
可奈流年惊逝水,偶然小聚笑抟沙。
深谈覆手难为别,凉漏催人转忆家。
剩有多情明月在,照侬归路影横斜。作者介绍:李辅耀,字幼梅,号定叟,湘阴人。他不仅是一名诗人,还是一位有着丰富政治背景的官员。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波折,但在他的诗词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子玖斋中夜话》以简洁的语言、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作者深夜独处时的所思所感。诗中的“璋分玦判各天涯”表达了诗人与故人的别离之情,而“又踏长安道上花”则暗示了诗人再次踏上旅途的情景。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不舍,但也蕴含着对未来的期待与祝福。
艺术特色:李辅耀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子玖斋中夜话》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诗歌情感真挚,能够打动人心;其次,意象鲜明,画面感强烈;最后,韵律和谐,朗朗上口。
《子玖斋中夜话》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了解清代文化和李辅耀生平的重要窗口。它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个文人的内心世界,感受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