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然天险峙双关,终古江流去不还。
只有灵犀通一点,不教隔断万重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巍然天险峙双关,终古江流去不还。
只有灵犀通一点,不教隔断万重山。
《泊东梁山》是由清代李振钧创作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和意义:
作者简介:李振钧字海初,太湖县人。他道光己丑一甲一名进士,授编修。他的诗歌作品在古诗词网中有详细的介绍,包括全诗原文、创作背景、注释与翻译等。
内容解读:这首诗的首句“巍然天险峙双关,终古江流去不还。”描绘了一幅雄伟壮观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接着的诗句“只有灵犀通一点,不教隔断万重山。”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中某种神秘联系或默契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比自然景象和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诗人深邃的艺术修养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文化背景:这首诗反映了清朝晚期文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之间微妙关系的把握。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述,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和表达。
《泊东梁山》不仅展示了李振钧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层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