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知无作赋才,马当那得好风来。
宦情久与沙鸥狎,归梦潜随社燕回。
远树黏天云一色,狂涛卷地雪千堆。
茫茫彼岸登何日,愿借山灵觅路开。
鞋山阻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鞋山阻风》是晚清著名政治家和诗人李鸿章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对这首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诗歌原文:老去知无作赋才,马当那得好风来。宦情久与沙鸥狎,归梦潜随社燕回。远树黏天云一色,狂涛卷地雪千堆。茫茫彼岸登何日,愿借山灵觅路开。
诗歌鉴赏:《鞋山阻风》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感悟。特别是诗中的“老去知无作赋才,马当那得好风来”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迈无才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生活哲理的深刻理解和超然态度。此外,诗中的“狂涛卷地雪千堆”更是以磅礴的气势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一幅大自然的壮丽画面,令人感受到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敬畏。
写作背景:作为晚清时期的文人墨客,李鸿章的创作活动受到了时代背景的影响。当时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使得他的诗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国家大事的关注。李鸿章身处一个多事之秋的时代,既要应对国内的战乱,又要处理国际关系,因此他的诗歌往往带有浓厚的现实色彩和政治寓意。
《鞋山阻风》不仅是李鸿章个人的文学成就,也是晚清诗词的一个亮点。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