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澄一书

春渚曾先雁北征,旅途归翼早长鸣。
书来塞上逢霜信,客在天涯对月明。
长俟河清怜赵壹,漫嗟兰馥怨张衡。
飞飞预说来时道,雪压关山十日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得澄一书》是李因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李因笃,字子德,号天生,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作为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的一生经历了明清更迭的动荡时期,这些历史变迁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深刻体现。
  • 创作动机:《得澄一书》可能源于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感慨与思索。诗中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期望和某种人生哲理的领悟。
  1. 诗词原文
  • 春渚曾先雁北征,旅途归翼早长鸣。书来塞上逢霜信,客在天涯对月明。
  • 长俟河清怜赵壹,漫嗟兰馥怨张衡。飞飞预说来时道,雪压关山十日程。
  1. 诗词赏析
  • 情感表达: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深的思念和对远方生活的感慨。通过“早长鸣”和“对月明”等意象,传达了一种孤独但坚定的情感。
  • 哲理思考:诗中的“长俟河清”、“谩嗟兰馥”等句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和人生境遇的思考。他不仅感叹个人的遭遇,还对历史上的人物如赵壹、张衡的命运表示了同情。

《得澄一书》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词,更是一幅充满哲思的人生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李因笃的文学成就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