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凿东崂骨,巉岩一片分。
宝光曾近海,山性欲生云。
压径迷莎影,临阶合藓纹。
怪来最清澈,相对有虞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谁凿东崂骨,巉岩一片分。
宝光曾近海,山性欲生云。
压径迷莎影,临阶合藓纹。
怪来最清澈,相对有虞君。
《崂山绿石》是明代文学家张岱的一篇山水游记。张岱(1597年-1679年),字宗子,号陶庵、蝶庵、六一居士等,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明朝末代诗人,散文家。他是明末清初著名文人。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脱俗,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被后人赞誉为“有明一代第一流诗手”。
在这篇游记中,张岱详细描绘了崂山绿石的美丽景色和独特韵味。他写道:“崂山之巅,有巨石突兀,状如绿玉,色润而润,形奇而奇,名曰‘绿石’。” 张岱对这块石头赞不绝口,认为它不仅美丽,而且充满了生命力和神秘感。他认为这块石头就像是崂山上的一位仙子或仙女,静静地躺在山顶上,让人不禁想起古代神话中的传说。
张岱还通过对绿石周围的自然环境和景观的描述,展现了崂山的自然之美。他写道:“崂山之水碧而深,岩石嶙峋,松柏参天。绿石之下,泉水潺潺,清澈见底,仿佛是大自然的精灵在弹奏一曲优美的乐曲。”
《崂山绿石》作为张岱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成功地描绘了崂山绿石的美丽景色和独特韵味,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