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归慰母,喜而成句

故乡归路不须愁,北去长江皆顺流。
好挂双帆渡湘浦,恰逢三月下扬州。
草堂久别贫犹在,桐圃全荒闲更修。
且喜慈亲能强饭,海鱼正贱梦初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谋归慰母,喜而成句》是清代诗人李宪噩所作。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李宪噩(1689—1765),字怀民,号十桐,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他出生于高密,但具体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主要活动在乾隆、嘉庆年间。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李宪噩的作品在当时就广受好评,并流传至今。
  2. 作品背景:《谋归慰母,喜而成句》创作于清朝中叶,当时社会动荡,文人多有感慨时局之作。李宪噩通过这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自己对母亲归家的期待以及旅途中的愉快心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家人的深厚情感。
  3. 诗歌内容:全诗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归家途中的喜悦心情。诗句“故乡归路不须愁,北去长江皆顺流”表达了诗人对家乡道路的信心与乐观态度;“好挂双帆渡湘浦,恰逢三月下扬州”则展现了诗人对江南风光的喜爱及旅途的美好时光。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情感,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母亲的深切关怀。

喜而成句》不仅是李宪噩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研究清代文学和诗歌美学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